△4月25日-27日考察点示意图 再谈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首次见诸报道是去年4月的陕西之行。
习近平还特别注重调动主产区和农民两个积极性,他指出,优化技术措施,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习近平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多个产粮大省的田间地头,都曾出现习近平的身影。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2014年5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工作。他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时光追溯到七年前,2014年,同样在河南考察,也是一个麦浪滚滚的五月。
习近平在尉氏县张市镇,走进一片高标准粮田,看麦穗灌浆,问农田建设。这是7月22日下午,在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习近平走进玉米地,察看玉米长势。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08年12月建成开放,它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重大献礼工程。
△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展示的壮族铜鼓(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习近平总书记得知后专门作出了重要指示。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踏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大家庭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毛南族也曾经有一个改名的故事:因为居住条件恶劣,过去曾有人叫毛难族,意思是受苦受难的民族。
△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村民庆丰收。周恩来总理提议将僮族改为壮族,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切关怀、对于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赶歌圩是壮族三月三节日的重头戏。这其中就包括来自广西的壮族代表杜丽群。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三月初三,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对唱山歌,祭祀先祖、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蛋、抢花炮这不仅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也是生活在广西的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图/视觉中国)广西是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意义格外重大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资金,我国正积极护航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不断为其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加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民营企业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2018年,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开方,明确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力振奋了民营企业家经营发展的精气神。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近年来,无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民营企业座谈会,抑或是赴各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频繁力挺民营企业。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用信心浇灌,更要以制度呵护。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亮出了一系列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送来阵阵春风。在柳州,螺蛳粉从路边摊发展成为网红美食,用时不过30多年,而装进食品袋后,一跃成为行销全球的网红美食,产销量破百亿,更是用时不到5年。党中央历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小米粉大产业,做到这么大很不容易。
43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敢闯敢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4月26日下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热解读 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表态给民营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
这个形象的五六七八九,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我们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民营企业中大多是中小企业,作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科学、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指导、放心读懂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中这些关键词的深刻内涵,落实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要求,必将推动我国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据统计,柳州螺蛳粉产业已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包括大米、竹笋、豆角、木耳等在内的50万亩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和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发展,帮助4500多户贫困户约2.3万人脱贫致富。43年前,珠江两岸诞生第一批个体户摊档,民营经济起步发轫于广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热解读 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表态给民营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民营企业座谈会,抑或是赴各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频繁力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中大多是中小企业,作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科学、高质量发展。
43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敢闯敢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党中央历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这个形象的五六七八九,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我们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18年,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开方,明确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力振奋了民营企业家经营发展的精气神。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
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加大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力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亮出了一系列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送来阵阵春风。43年前,珠江两岸诞生第一批个体户摊档,民营经济起步发轫于广东。
用信心浇灌,更要以制度呵护。在柳州,螺蛳粉从路边摊发展成为网红美食,用时不过30多年,而装进食品袋后,一跃成为行销全球的网红美食,产销量破百亿,更是用时不到5年。